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行政处罚案件核审(五)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3-23 浏览:0
导读: 4.定性是否准确。  案件定性准确与否关系到行政处罚的正确性,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在案件核审过程中,严格审查定性是否准确是避免错案发生的重要环节。  核审机构在审查案件定性是否准确时,需要注意以下3个

   4.定性是否准确。

  案件定性准确与否关系到行政处罚的正确性,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在案件核审过程中,严格审查定性是否准确是避免错案发生的重要环节。

  核审机构在审查案件定性是否准确时,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

  (1)案件定性应抓住主要矛盾,即当事人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

  (2)一个行为只能定性一次,不能将一个行为肢解为多个环节分别定性处罚。

  (3)对共同违法行为的定性要统一,不应按当事人在共同违法行为中的分工分别定性处罚。

  5.适用依据是否正确。

  核审机构应从2个方面审查办案机构的适用依据:

  (1) 适用的是法律、法规,还是规章。

  (2) 适用的是哪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适用依据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行政处罚的正确性,涉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出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很多,存在大量竞合问题。因此,核审机构在核审案件时,不仅要在违法事实是否存在、定性是否准确方面把关,还要审查适用依据是否正确。

  在以往的案件核审中,因适用依据错误被纠正的案件占有一定的比例。核审机构在案件核审过程中,应注意审查3个方面的内容:

  (1)应引用上位法作为适用依据的,是否引用了下位法作为适用依据。例如,应引用法律作为适用依据的,却引用了法规作为适用依据;应引用法律、法规作为适用依据的,却引用了规章作为适用依据。

  (2)所引用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是否合法有效。尤其要防止发生在部分条款已修改的情况下,仍引用原条文规定的情况。

  (3)是否存在以“红头文件”作为行政处罚依据的情况。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行政处罚法》还对规范性文件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作出了明确规定。核审机构在案件核审过程中,要注意审查办案机构适用的依据是否合法有效。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引用相关文件作为定性和裁量的参考依据,可以加以引用,但行政处罚适用的依据必须符合《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6.处罚是否适当。

  处罚适当是指行政处罚的轻重与违法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相当,不枉不纵。在案件核审过程中,审查处罚是否适当,实际上就是审查办案机构是否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如果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就会出现重违法行为轻罚或轻违法行为重罚的现象,甚至出现该罚的不罚、不该罚的滥罚的情况,轻则造成办案不公,重则构成贪赃枉法。

  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高度重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建立了相应的监督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案件核审就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

  具体而言,核审机构在这一环节审查的重点是拟作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和从重处罚决定的事实依据,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违法行为的性质及社会危害后果。

  (2)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

  (3)违法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情况。

  7.程序是否合法。

  程序是否合法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

  (1)在立案程序中,包括立案审批表在内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

  (2)在调查取证程序中,办案机构调查取证的方式是否正确,手续是否齐全。□王学政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