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境外专利转让,有何特殊法律规定?
1. 对外贸易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专利权的转让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并遵守公平、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技术进出口合同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2. 知识产权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有权转让其专利权,但必须履行法定程序,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备案。
3. 外汇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专利转让可能涉及的外汇收支,需按照外汇管理规定进行,如通过银行进行交易,并接受外汇管理局的监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侵权行为的存在:侵权行为通常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 专利的有效性:只有合法有效的专利才能受到保护。如果专利在侵权行为发生时已经被宣告无效或者过期,那么就不存在侵权行为。
3. 侵权的实质性相似性:侵权行为必须涉及到专利的权利要求,即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如果被控侵权物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都相同或等同,那么就构成了侵权。
4. 主观过错:专利侵权的判定一般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即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只要实施了上述行为,都可能构成侵权。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11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侵权的实质性相似性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原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也对专利侵权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补充规定。
以上是基本的判定标准,具体的侵权行为判定还需要结合个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专利权能否继承或赠与?
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和转让权。这意味着专利权人有权将其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也可以通过遗嘱或其他方式将其作为遗产继承专利权的转让或继承需要符合法定程序,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如果专利权涉及国家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可能不能转让给外国人或外国企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六)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这表明,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可以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五条规定:“专利权人有权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这一条也从侧面反映了专利权人有权处置其专利权,包括赠与或转让。专利权是可以继承或赠与的,但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手续办理。
境外专利转让需要遵循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签订合规合同、在专利局备案以及遵守外汇管理规定。在进行此类交易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顾问,确保所有操作符合法律,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最新法律讲堂
更多法律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