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2024年虚假破产犯罪活动有哪些常见手法?

发布时间:2024-04-02 11:02:01 浏览:0
  虚假破产犯罪是指企业或个人以逃避债务、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等为目的,通过虚构破产事实或隐瞒重要信息等方式进行的违法行为。其常见手法包括但不限于虚构债务、转移资产、隐瞒财产、低估资产价值等。

虚假破产犯罪活动有哪些常见手法?

虚假破产犯罪的核心是通过欺诈手段误导法院和债权人,使破产程序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具体手法如下:

1. 虚构债务:制造不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者夸大债务金额,以增加破产财产的负担。

2. 转移资产:在破产申请前,将有价值的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下,使破产财产减少,损害债权人利益。

3. 隐瞒财产:不完整或不真实地申报财产状况,隐藏部分财产,逃避债务清偿。

4. 低估资产价值:故意低估资产的市场价值,降低破产财产的清算价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破产欺诈的识别与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破产欺诈是指债务人在申请破产或者破产程序进行中,故意隐瞒财产、虚构债务、转移财产等行为,以逃避债务或者不公平地对待债权人。这被视为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涉及到刑法中的“欺诈破产罪”。

识别破产欺诈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是否存在逃避债务或不公平对待债权人的故意。

2. 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如隐瞒、虚构、转移财产等。

3. 影响结果:是否对破产程序的公正性、公平性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举证责任的分配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如果债权人或者管理人指控债务人涉嫌破产欺诈,他们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这可能包括财务记录、交易凭证、证人证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调查收集证据。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2条:规定了欺诈破产罪,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破产程序中隐匿、转移财产或者虚构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31-33条:规定了破产欺诈行为的种类和处理方式,以及在破产程序中,法院、债权人会议和管理人的调查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识别破产欺诈需要结合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而举证责任主要由提出指控的一方承担,但法院也有权调查取证。

虚假破产犯罪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债权人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制和严厉的处罚。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应诚信经营,避免涉及此类违法行为,否则将面临刑事责任。同时,债权人也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举报可能的虚假破产行为。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您的法律问题解答专家。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提供精准的法律咨询和匹配服务。无论您选择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