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亟待修改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1-27 浏览:0
导读:依照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目前劳动争议解决程序采用劳动仲裁程序前置,不服仲裁裁决可再起诉的规定,即劳动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依照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目前劳动争议解决程序采用劳动仲裁程序前置,不服仲裁裁决可再起诉的规定,即劳动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笔者认为,这种“调解--仲裁--诉讼”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目前存在有下列主要问题:

  一.劳动仲裁委员会组织需要改革

  劳动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但是与普通民商事仲裁不同,劳动仲裁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依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地方各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不符合规定的,由政府予以调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于各种原因,仲裁委员会成员也多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同时还负责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与企业存在劳动行政主管关系,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纠纷,则往往同时扮演既“督查”又“仲裁”的角色。虽然这种角色有助于强化劳动仲裁委的争议调解能力,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仲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违背了仲裁的本意,导致仲裁裁决不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所接受,目前大多数劳动争议案件在经过仲裁以后仍然进入了诉讼程序,不能发挥仲裁的效率优势,起到快速解决劳动争议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又减轻法院负担的作用。

  笔者认为,可比照《专利法》中有关地方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规定,确定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争议纠纷调解职能,即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应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以充分发挥当前劳动行政部门的调解能力优势。同时为提高劳动仲裁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与行政部门相分离,成为独立的仲裁机构,可参照普通民商事仲裁委员会的组织规则,从专家、学者以及具备处理劳动争议经验的资深人员中公开招聘专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在仲裁员名单中各选择一名仲裁员,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仲裁庭主席,组成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解决程序复杂,维权成本过高

  按照目前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制度,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起诉的必经程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一审及二审程序,即使案件都按照审理期限进行,当事人得到可以执行的生效裁决文书,也已经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有些地方部门甚至还自行规定,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仲裁前,还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调解,未经调解,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于仲裁申诉不予受理,这些规定是否合理合法暂且不论,客观上确使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更加复杂,进一步增加了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成本。劳动争议解决程序期间经历取证、立案、证据交换、庭审等各种程序,耗时持久,让很多本想通过法律手段维权的劳动者望而却步。例如当前很多劳动争议纠纷发生后,由于维权成本过高,劳动者最终要么只能选择放弃追诉,要么采用其他非理性的过激手段维权。因此有学者指出,当前进入法律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合法解决,长期积累下去,显然不利于劳资和谐、社会稳定。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