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公司要求交培训费工资扣除合法吗?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8-27 浏览:
导读:职场中,培训费用纠纷常引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部分公司以“提升技能”为由要求员工支付培训费,甚至从工资中扣除;也有求职者遭遇“先交费再上岗”的骗局;此外,消费者在退费时面临机构拖延、拒退等问题。大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工资规定”的相关问题。

公司要求交培训费工资扣除合法吗?

  不合法,但存在例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岗前培训、技能提升等常规培训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得转嫁至劳动者。

  用人单位以“培训费”名义从工资中扣除费用,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要求返还并投诉至劳动监察部门。

  例外情形: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技术培训(如支付高额外部培训费用、聘请专业导师等),且双方签订服务期协议,约定劳动者需在单位服务一定期限,否则需支付违约金。

  此时,劳动者违约时,用人单位可按约定从工资中扣除违约金,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公司要求交培训费工资扣除合法吗?

上班先要求交培训费属于诈骗吗?

  可能构成诈骗,需结合行为特征判断。

  用人单位以“高薪招聘”“保证上岗”为诱饵,虚构培训效果或岗位需求,要求求职者预先支付培训费,但实际未提供承诺的培训或岗位,且以各种理由拖延、拒退费用,可能涉嫌诈骗。

  此类行为常伴随伪造聊天记录、成功案例等虚假信息,或通过线上平台大规模发布广告,目标群体多为大学生、求职者等。

  用人单位明确告知培训内容、费用及岗位条件,且双方签订合法协议,劳动者自愿支付费用后因个人原因放弃培训或岗位,则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退培训费打12315管用吗?

  有一定作用,但需结合其他途径。

  12315是消费者投诉热线,可受理消费者与培训机构之间的退费纠纷。

  培训机构存在虚假宣传、未履行合同约定(如未提供承诺的课程、师资等)或拒不退费,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市场监管部门将介入调解,要求机构退费或整改。

  机构拒绝调解或拖延处理,消费者需进一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此外,若机构存在“霸王条款”(如“概不退费”),消费者可主张条款无效,要求全额退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以上则是关于“工资规定”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