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风云榜

进行微创手术后缺氧三十分钟致脑死亡属于医生责任还是医院责任?

来源:法律风云榜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4-18 浏览:
导读:进行微创手术后缺氧三十分钟致脑死亡的责任归属问题,需结合具体案情、医疗规范及法律条款综合判断,可能涉及医生个人责任、医院管理责任或双方共同责任。大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医疗事故定责”的相关问题。

进行微创手术后缺氧三十分钟致脑死亡属于医生责任还是医院责任?

  一、责任归属分析

  1.医生责任

  医疗过错: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违反诊疗规范,如未及时发现患者缺氧或未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可能构成医疗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若医生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健康,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医疗事故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2.医院责任

  管理责任:医院若未对医务人员进行必要培训,或未提供符合标准的医疗设备、药品,导致患者损害,需承担相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医疗机构承担的是替代责任,即医务人员的过错行为视为医疗机构的过错。

  设备与药品管理:若医院使用的设备、药品存在缺陷或未按规定管理,导致患者损害,需承担侵权责任。

  3.共同责任

  若医生与医院均存在过错,如医生操作不当且医院未履行管理职责,双方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

  二、责任认定关键点

  1.医疗过错鉴定:需通过专业鉴定机构确定医生或医院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证据收集:患者家属需保存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用单据等证据,必要时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法律程序:可先通过协商、调解解决争议,若无法达成一致,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条:因药品、消毒产品、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第五十五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进行微创手术后缺氧三十分钟致脑死亡属于医生责任还是医院责任?

进行手术后等待全麻苏醒导致缺氧脑死亡如何定责?

  进行手术后等待全麻苏醒导致缺氧脑死亡的责任认定需结合具体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过错及过错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可能涉及医院管理责任、医务人员责任或双方共同责任。

  1.医院管理责任

  若医院未对麻醉恢复期患者实施有效监护(如未配备足够医护人员、未按规定时间观察患者状态),导致患者缺氧未被及时发现,医院需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2.医务人员责任

  若麻醉医师在患者未苏醒时擅自离岗、未嘱咐护士持续观察,或护士未执行监护职责(如未记录生命体征、未及时报告异常),医务人员需承担直接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共同责任

  若医院管理存在漏洞(如未制定麻醉恢复期监护标准)且医务人员未履行职责,双方需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因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医疗机构对危重患者应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加强对诊疗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以上则是关于“医疗事故定责”的详细内容,大律师网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