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1.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市场管理秩序,包括国家对专营、专卖物品及特定业务的许可管理制度。
行为人实施了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或限制买卖物品,非法买卖进出口许可证、批准文件,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或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及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主观上为故意,即明知行为违法仍实施。
2.非法经营罪的具体行为类型:
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如烟草、食盐、药品等。
非法买卖进出口许可证、批准文件:包括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
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或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从事这些业务。
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如非法出版、经营国际电信业务、非法买卖外汇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非法经营罪】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非法经营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非法经营行为的性质、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
1.非法经营罪的基本量刑分为情节严重和清洁特别严重两种情况,分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节严重通常包括经营数额较大、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多次违法经营等情形。例如,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一般可认定为情节严重。而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相对更高,如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可能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3.不同类型非法经营行为对“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金额标准规定不同,例如非法经营烟草、证券、期货等,要依据司法解释判断。
4.司法实践中,量刑并非只看金额,还会综合考虑经营规模、违法次数、造成后果等因素。例如,多次小额经营累计数额未达追诉标准,可能不构成犯罪;多次经营且数额巨大、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会认定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