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妇女维权咨询的面正在逐步扩大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1-22 浏览:0
导读:市妇联权益部近期的接访案例分类显示,妇女维权咨询的面正在逐步扩大,维权话题出现了财产保护、劳动保障等热点,前来投诉的人群也由以往弱势群体为主向高知女性群体转变。离异家庭,孩子的抚养费不能少家庭解体了,孩

  市妇联权益部近期的接访案例分类显示,妇女维权咨询的面正在逐步扩大,维权话题出现了财产保护、劳动保障等热点,前来投诉的人群也由以往弱势群体为主向高知女性群体转变。

  离异家庭,孩子的抚养费不能少

  家庭解体了,孩子被判给了母亲,父亲不愿支付抚养费,如果母亲不愿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孩子的抚养费该向谁要?

  以往,不少女性宁愿忍气吞声凭一己之力抚育孩子。之所以不想为此对簿公堂,在她们看来,“对簿公堂孩子伤不起”。离婚已经对孩子有过一次伤害,如果再让孩子知道父亲连最起码的抚养费都不愿支付,孩子的内心会更加痛苦,“为了孩子,自己多吃点苦也不算什么”,她们说。

  近年来,随着市妇联维权窗口逐渐下移,开到社区家门口,遇到这类问题的女性来到妇联求助,就是想寻求一种既维护自身权益又不伤害孩子的折中办法。按照工作流程,接到这样的案例,市妇联权益部窗口接访人员都会和男方当事人取得联系。

  经过了解,工作人员发现,此类案例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当事人大多经历过一个漫长而纠结的离婚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消磨了曾经是夫妻的两个当事人之间曾有的美好情感,有的甚至反目成仇。为了泄愤,一些男方当事人就会拖延支付抚养费。但经过反复劝说,让工作人员高兴的是,考虑到孩子,一时怨恨过后,大多数当事人还是愿意接受调解,有不少求助案例目前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

  职业女性,孩子和事业难兼顾

  生育是女性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经历,然而如今,在社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的并不是生育本身,而是抚育孩子与事业在时间上无法调和的矛盾。“什么时候,女性从生育到抚养孩子

  能有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在市妇联权益部,越来越多前来寻访的女性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前不久,33岁的李女士满面愁容地走进市妇联权益部。能干的李女士如今已经是一家企业的部门负责人,面对着蒸蒸日上的事业,生孩子的问题却始终无法提上日程。今年春节过后,单位里人事变动,李女士面临着一次升职机会,这意味着她需要更勤恳卖力地工作,为此,想要孩子的家人极力反对。“我能做到今天非常不容易,我不想轻易放弃。可现在的单位里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竞争非常激烈,我如果生了孩子,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这个位置迟早就会被别人抢走,我该怎么办?”

  李女士的问题难倒了工作人员。市妇联权益部副部长徐苏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权的保障逐年加强,我市用人单位解聘孕期女性或者在招聘时规定“几年内不许生育”等现象几乎不再存在。但对女性来说,怀胎十月到孩子出生还仅仅是人生的一个片段。升级做了母亲,抚育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精力,作为一个职业女性,如何处理好抚育孩子和事业的关系,这不仅要靠女性自身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逐步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高知女性,更关注劳动权益保障

  这几天,连续几位企业女高管反映的同类问题引起了工作人员的重视。

  在高新区某企业工作的一位女高管今年刚满49岁,春节过后却收到了一份免职通知,“我没犯一点错,唯一的解释就是想让我早点退休”,这位女高管说,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此时免职,就意味着到明年自己必须退休,“这不仅是经济损失的问题,这么多年我辛辛苦苦为企业付出,难道就这么一笔抹掉了?”

  “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有类似情况的当事人就有七八个,她们投诉的问题几乎都与劳动权益保障有关”,在市妇联权益部工作多年,在徐苏华看来,最近几年,当事人的变化是女性维权最大的变化。早几年前,前来咨询的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女性,投诉的焦点集中在家庭矛盾、家庭暴力等问题上。而最近,前来求助的女性涉及高级知识分子、企业高管等高文化层次、高素质的女性。对她们来说,遇到问题,不再忍气吞声,除了向妇联等有关部门求助,必要时更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