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发生了劳动争议 主要解决方法和途径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1-27 浏览:0
导读:发生了劳动争议,主要解决方法和途径有:   1、争议解决的主要途径   ● 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员工代表、公司代表、工会代表。与员工达成的调解协议必须是自愿执行。这个协议没有法律强制力,不可以向

发生了劳动争议,主要解决方法和途径有:

  1、争议解决的主要途径

  ● 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员工代表、公司代表、工会代表。与员工达成的调解协议必须是自愿执行。这个协议没有法律强制力,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仲裁 对于仲裁裁决,当事方均没有反对,应执行。如有一方不服裁决,应在收到裁决书后15天内向法院提出诉讼。仲裁裁决在作出后15天开始生效。仲裁裁决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1)申请仲裁有时效性,要求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内。

  (2)申请受理时间:7天。

  (3)答辩:被申请人在15天内做出答辩。

  (4)裁决:仲裁裁决在60天内作出。对复杂的申请,可延长30天。

  ● 诉讼

  劳动争议产生后,员工不能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法律法规也规定了例外,比如单独订立的保密协议等。

  我国实行的二审制。对一审不服可向二审法院上诉。在一审中,对作出的劳动仲裁裁决,如果员工提出支付工资等情况,法院可视情况先予执行仲裁裁决。

  2、发生劳动争议时,主要的证据:

  ●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主要证据,合同中双方确定了各方权利义务等内容。因此,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作出,对法律规定中不清楚的方面加以填补。

  ●《员工手册》。尽可能制定比较详细的《员工手册》,与劳动合同相补充,应该包括员工不当行为、工作要求及员工福利等内容。《员工手册》内容要遵守法律法规要求。

  ● 其它证据。

  《解聘函》——提前30天作出并通知员工。诉讼的时效与《解聘函》有直接关系;

  工资签收单;

  病假的证明材料及相关资料;

  医生的处方等等。

  七、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

  用人单位在何种情形之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答:劳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发生,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纪律或公司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

  ● 经济性裁员

  经济性裁员条件:

  第一、确需裁减人员;

  第二、提前30天向工会/员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

  第三、向劳动行政部分报告。

  目前,北京劳动部门尚没有批准一家公司进行经济性裁员。现在.com公司裁员,通常是用与员工协商方式进行的。

  ● 员工有下情形之一的,公司不能根据前述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患职业病功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员工处在怀孕期、产期或哺乳期。

  这里提醒大家的是,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2001年10月1日起,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将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