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工伤认定需要进一步“扩围”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2-02 浏览:0
导读: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合理线路上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或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属于“上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合理线路上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或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属于“上下班途中”。

  近年来,工伤认定和赔偿一直是劳资双方发生纠纷的重点领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扯皮。比如,“ 工作原因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工外出期间”以及“上下班途中”等问题该怎样界定。由于职工一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导致很多工伤不被认定,无法获得赔偿。

  此次最高法对“上下班途中”等问题进行细化和明确,并将更多情形纳入工伤认定范围,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劳动者权益。《规定》的出台将使工伤认定更加合情合理,更加人性化,既体现了情与法的统一,也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 ,工伤认定“扩围”,对于那些漠视劳动者权益的单位也是一种打击和制约,今后他们打擦边球、钻空子、耍赖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但应该看到,目前仍有一些事实上的工伤无法获得工伤认定,其中最引人注目并久遭诟病的有两种情形:一是“过劳病”往往不被认定为工伤;二是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抢救超过48小时死亡的,往往不被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视同工伤。无论是“ 人没死不算工伤”还是“抢救超过48小时不算工伤”,都是劳动者权利孱弱的表征,展示了现行工伤制度冷酷的一面。

  “法律无外乎人情”,不合情理的法律需要修改。在这个意义上,工伤认定的范围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使其更加人性化,为劳动者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