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人工智能造成损害时的责任由谁承担?

发布时间:2025-06-06 11:10:51 浏览:0
  人工智能造成损害,在法律层面上,通常指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系统或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等过程中的问题,导致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人工智能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涉及多个法律层面和具体情境。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损害程度、责任主体的过错程度等多个因素来做出合理的判断。

  人工智能造成损害时的责任由谁承担?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因此当其造成他人损害时,责任应由服务提供者承担。服务提供者兼具内容生产者与平台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负有审核等安全保障义务。若服务提供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原则上应承担具有间接侵权责任属性的相应补充责任,并有权行使追偿权。但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乃至惩罚性赔偿。

  二、人工智能产品

  对于人工智能产品(如智能机器人),由于其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无法独立承担责任,因此当其造成损害时,责任应由与其联系最密切的主体承担,通常是产品的制造者或使用者。具体而言:

  若损害由使用者操作失误造成,则责任应由使用者承担。

  若损害由制造者设计失误造成,则责任应由制造者承担,此时可类比未成年人替代责任理论进行解释,即制造者作为“监护人”,应承担其产品造成的损害责任。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人工智能产品责任中的保险制度有哪些?

  人工智能产品责任中的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产品责任保险

  针对生产、销售、提供的产品可能导致的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而设立的保险。当人工智能产品因设计缺陷、制造错误或指示不足等原因造成损害时,产品责任保险可以提供相应的赔偿。这种保险有助于减轻制造者在面临索赔时的经济负担,并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二、公众责任保险

  针对被保险人在公共场所、营业场所等地方可能导致的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而设立的保险。对于人工智能产品而言,如果其在公共场所或营业场所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害,公众责任保险可以提供赔偿。这有助于确保受害者能够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同时减轻产品使用者的法律责任风险。

  三、生成式AI侵权保险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广泛应用,因AI生成内容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与伦理争议也日益增多。生成式AI侵权保险覆盖因AI生成内容引发的著作权、肖像权等纠纷,以及相关的诉讼费用。当企业投保后,若因其提供的算法服务导致第三方权利受损,保险公司将按照条款进行赔付。这种保险有助于降低企业在使用生成式AI技术时的法律风险。

  四、数据安全保险

  在人工智能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数据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数据安全保险涵盖因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原因导致的损失。当人工智能产品因数据安全问题造成损害时,数据安全保险可以提供相应的赔偿。这有助于确保企业在面临数据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经济支持,并减轻其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风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困扰着您?大律师网汇聚全国各地3万+高效率、服务评价好的专业律师团队,为您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