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2024年偷税罪涉及的税务金额有何规定?

发布时间:2024-03-29 10:45:09 浏览:0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隐瞒收入、虚报扣除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对于涉及的税务金额,法律有明确的规定。

偷税罪涉及的税务金额有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偷税罪中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在刑法中,偷税罪(现已被“逃避缴纳税款罪”取代)的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违反了税收法律法规,且具有逃避缴纳税款的意图。这种故意包括两种情况: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持放任态度,即既不希望也不阻止。

在实际案例中,认定主观故意通常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证据来判断:

1. 行为人对税收法规的了解程度,如果行为人清楚知道相关税法规定,但仍采取逃避缴税的行为,可以推定其有故意。

2. 行为人的行为模式,如频繁或大规模的逃税行为,可能表明其主观故意。

3. 行为人对逃税行为的掩盖,如伪造、篡改会计凭证,或者提供虚假的税务信息等,这些都可能是故意的体现。

4. 对于税务机关的通知和警告的反应,如果行为人在接到通知后仍不改正,也可以视为故意。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中,对“明知”和“故意”的认定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明确了可以通过行为人的行为、语言、书证、物证等证据来判断其主观状态。

请注意,以上分析是基于一般法律原则,具体案件的处理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由法院进行裁决。

漏税行为在何种情况下会升级为偷税罪?

漏税和偷税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漏税通常是指纳税人因疏忽或不了解税法规定,未尽到应尽的纳税义务,而产生的欠税行为。而偷税则是指纳税人故意采取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性质更为严重。

在以下情况下,漏税行为可能会升级为偷税罪:

1. 纳税人明知故犯:如果纳税人明知自己有纳税义务,但却故意不申报、少申报或者虚假申报,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偷税。

2. 重大过失:如果纳税人对税法有充分了解,但仍严重违反规定,如大幅度少报收入、多报扣除项等,可能被认定为偷税。

3. 涉及金额较大:当漏税金额达到一定规模,可能被认为是有预谋的逃避税收,从而构成偷税。

4. 多次违规:如果纳税人多次漏税且不改正,税务机关可能会认为其具有逃避纳税的故意,有可能将其定性为偷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也对偷税行为进行了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如果漏税行为涉及到上述的故意、重大过失、大额或多次等因素,就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偷税罪。

偷税罪的判定不仅考虑行为性质,也重视实际涉及的税务金额。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任何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如有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详细解答。

【温馨提示】以上是大律师网法务对“偷税罪涉及的税务金额有何规定”问题的回答,如您需要更多法律支持,请到大律师网进行咨询。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