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纵火罪刑法如何规定,法律对纵火罪如何判

发布时间:2025-08-18 17:03:17 浏览:0
  纵火罪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典型犯罪,其定罪量刑标准在刑法中具有明确规定。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解释,阐述纵火罪的法律规定、判罚规则及犯罪类型认定,旨在厘清法律适用要点。

  纵火罪刑法如何规定,法律对纵火罪如何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处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含两种情形:一是放火行为未引发实际损害,二是造成的损害未达法定严重程度。

  第115条则针对"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加重情形,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明确,"重大损失"通常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万元,或造成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司法解释进一步细化立案标准:凡故意纵火导致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或存在致人重伤、死亡现实危险的,均应立案追诉。

  对于"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认定,需综合考量放火地点、周边环境等因素。

  纵火罪是行为犯吗

  纵火罪属于典型的行为犯,其构成不依赖实际损害结果,而以行为本身的危险性为判断标准。

  根据刑法理论,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放火行为足以威胁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即便未造成实际后果,也构成犯罪既遂。

  司法实践中,需严格区分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

  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危害公共安全",而非损害结果大小。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还强调,对以放火为手段实施其他犯罪的行为,需按想象竞合原则处理。

  如为杀害特定人而放火,若同时危及公共安全,应以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择一重罪处罚。

  我国刑法对纵火罪的规定体现了"预防与惩治并重"的立法理念。通过第114条与第115条构建的梯度量刑体系,既对潜在危险行为形成威慑,又对实际危害后果予以严惩。司法实践中,对"公共安全"的实质判断与行为犯理论的准确适用,成为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在线咨询
找律师

*上万名律师在线权威解答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