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合同无效情形

更新时间2025-02-14 更新33篇文章 被阅读0

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下面大律师网小编整理关于合同无效情形的内容,欢迎阅读。

    2025证合同会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证合同(这里假设您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因“证合同”并非法律术语)会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5、违背公序良俗;6、合同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合同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等,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 ...... 【 浏览全文 】

    土地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土地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6、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7、租赁合同的期限超过20年,超过部分无效。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 【 浏览全文 】

    重大误解的合同是不是无效合同? 重大误解的合同不是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明确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因此,在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合同并非无效,而是可以被撤销。如果当事人选择不撤销,合同仍然有效,双方需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如果撤销,则合同自始无效,双方不再受合同约束。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 ...... 【 浏览全文 】

    法律上怎么认定转让合同无效? 法律上认定转让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1、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合同违背公序良俗;3、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4、合同意思表示虚假。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签署转让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 ...... 【 浏览全文 】

    保密合同能不能撤销? 保密合同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撤销的方式包括双方协商一致解除、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解除,以及依据人民法院的判决解除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解除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这是撤销保密合同的一种常见方式,需要双方就解除协议达成一致意见。在特定情况下,如一方严重违反合同义务,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法院判决来解除保密合同。这通常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证据收集。如果保密合同中规定了特定的解除条件,并且这些条件已经实现,那么保密合同也可以被撤销。这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来判断。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 ...... 【 浏览全文 】

    欺诈性的合同有效吗? 欺诈性的合同无效。一方在欺诈的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受欺诈方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欺诈性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 ...... 【 浏览全文 】

    2024赠与合同是不是免费的? 赠与合同是免费的。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因此,受赠人不需要向赠与人支付相应的价款或报酬,可以无偿地获得被赠与的财产。【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协议可以撤销吗? 赠与协议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撤销的。撤销赠与协议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2、该撤销必须基于未经过公证认证的赠与合 ...... 【 浏览全文 】

    2024被骗签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应吗? 被骗签的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应。被骗签的合同是违背了一方的真实意思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在未被撤销之前,该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有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骗签了合同该怎么处理? 被骗签了合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1、收集证据:尽可能收集与合同签订过程相关的所有证据,包括但不限于 ...... 【 浏览全文 】

    什么情况下的合同是无效的?1、合同当事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3、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无效能用于诉讼时效吗?合同无效不能用于诉讼时效制度,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属于形成权的行使,而形成权的行使是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根据《民法典》第一 ...... 【 浏览全文 】

    私自修改合同犯法吗?私自修改合同犯法,私自修改合同,该修改不对另一方当事人发生效力。合同变更只有在各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时,才能变更,才有合同变更的效力。如果私自修改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要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 【变更不明确推定为未变更】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私自修改合同有什么后果?私自修改合同的行为是无效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行为人拒不履行合同属于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通过修改合同进行诈骗等违法行为,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 【 浏览全文 】

    合同在什么情况下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以下情形的民事行为无效:1、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2、当事人一方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行为;3、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4、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方式有哪些?1、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2、折价补偿:是在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对方当事人人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时,按照所取得的财产的价值进行折算,以金钱的方式对对方 ...... 【 浏览全文 】

    赠与合同无效的情形都有哪些《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 浏览全文 】

13

合同无效情形相关法律解答

《“携手”签无效合同有损失各方自担,档案号...
无效合同. 与人签订合伙协议,必须全体合伙在...
我买卖合同在他租凭合同前面,是不是他租凭合...
我这边想请律师刑事诉讼,合同上面签字无效...
小弟最近转让了个辅导机构,签合同经营一段时...
我在中介买了一套房子,在签订合同第三天中介...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