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基层反贪人员流失严重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11-12-05 浏览:
导读:基层反贪人员流失严重


  中国律师A>记者


  11月28日上午,北京市地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纪平涉嫌贪污受贿一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根据检方指控,2002年至2009年间,王纪平单独或伙同其亲属,利用担任市地税局局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多次收受贿赂共计435余万元。


  王纪平一案反映出行贿犯罪多呈连续状态,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的特点。


  有效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反贪人才的素质无疑是关键。现实中,我国反贪人才面临怎样的问题?实战中急需何种人才?


培养周期过长留不住人


  “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的一些新形式,使得反贪工作难度明显加大。”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张友宝说,在贿赂案件中,行贿人往往化整为零,以礼尚往来的名义分多次行贿,并由送现金转换为送烟酒卡、购物卡、提货单等。近年来还出现了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收受干股、以委托理财或“借用”为名收受贿赂等新型贿赂犯罪。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反贪工作面临人员不足的困难。


  “很多人不愿意在反贪局干,这与这项工作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张友宝坦言,反贪干警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与形形色色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如何抵制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成为反贪干警必须面对的问题。


  “加班加点办案早已是反贪干警的家常便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罗猛说,“有些案件的证人可能在外地,为了调查取证,反贪干警们常常放弃节假日奔赴各地。”


  在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之下,许多基层检察院反贪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流失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这与反贪人才培养周期长有很大关系。”罗猛说。


  根据罗猛的工作经验,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进入反贪局工作到成为一名主办侦查人,需要5年至7年时间。由于培养周期长,在这中间,一些人认为发展前途渺茫而调入或考入其他机关任职。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了,又走了,确实没办法。”罗猛有些无奈地说。


目前反贪最缺审讯人才


  200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审查逮捕权改革,省级以下检察院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权全部上提一级。


  作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的一项重要内容,审查逮捕权上提一级改革,有助于加强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法律监督,规范逮捕环节的执法行为。但这也对检察机关的办案能力带来挑战。


  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职务犯罪案件的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不足一半。在技术侦查手段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审讯人才成为关键。


  “审讯人才是目前反贪工作中最急需的。”张友宝说,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固有特点,决定讯问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相当重要。


  “从现在情况看,贿赂犯罪越来越隐蔽,大多在‘一对一’情况下进行。”罗猛说,这时,口供对于案件的突破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到案后都有一个共同心态,就是扛着不说。”张友宝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而侦查活动旨在揭露和证实犯罪,必须让他们开口说话。


  为此,对立双方各显其能、针锋相对。随着审讯时间的推移、证据的展示以及位置的变化,犯罪嫌疑人内心会产生动荡、分化。这种心理波动会通过表情、语言、姿态等表现出来。


  而此时,一名优秀的审讯人才能及时察觉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动摇,把握住这个临界点,就如同掌握了开启犯罪嫌疑人坦白之门的钥匙。


  “审讯人才就好比一个足球队的前锋,关键时候,临门一脚很重要。”张友宝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