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财产公示:谣言止于公开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12-10-08 浏览:
导读:财产公示:谣言止于公开

      正当陕西省安监局死活不肯公开其前局长、被网民戏称为“表哥”杨达才的工资时,在浙江磐安县14名拟被提拔的干部这几天在网上晒出了他们的家底,不仅有工资,而且还有房产、车辆、投资及收益等信息。

  这是磐安县在浙江省首推的领导干部任前财产公示制度,干部任前不仅要向组织申报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的工资及各类奖金、津帖、补帖等收入情况;房产;私家车;个人存款;单笔数额2万元以上债权债务,及各项经营投资收入等7项内容,其中需在网上公开的是本人的房产、车辆、年收入、投资及收益。最关键的是,隐瞒重大财产的申报人,将得不到提拔;对涉嫌违法违纪的,按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公开干部财产,在一些地方被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认为是窥探别人隐私的恶好。而从磐安县的做法看,很显然官员干部的财产不是秘密,也不该是秘密。此次磐安自揭家底的几个干部也称,虽然财产上网有压力,但没什么见不得人的,愿意接受监督。的确,正如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公开财产是种自信,也是自证清白,相反,不敢公开、拒绝公开,则难免让人有所怀疑。大学生申请公开“表哥”杨达才工资被拒,引发网民各种猜想,随后其被陕西省纪委通报有严重违纪行为而被撤职就是最好的例子。

  谣言止于公开,腐败止于透明。公职人员申报并公布家庭财产接受社会监督,是世界许多国家通行的制度,并被视为遏制腐败的“利器”。它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便于大家监督,对公职人员本身也是一种警醒,帮助其洁身自好。如此看来,官员干部应该感谢才是。

  由此呼吁,让财产公示来得更猛烈些吧,不仅要推广任前公示,在任后更要完善相关监督,让公示成为常态;不仅小干部要公开家底,大干部更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但愿有一天,财产公示不再是强人所难强,而是成为干部们晒清白、留美名的自主行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