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律师将对3起欠薪提起公益诉讼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13-12-17 浏览:
导读:律师将对3起欠薪提起公益诉讼

    本月2日起,本报发起“帮农民工讨欠薪”行动,为弱势农民工讨薪维权。活动开展以来,备受社会关注,广大农民工纷纷拨打本报86777777新闻热线,投诉欠薪遭遇。

    上周,本报组织了10名农民工与10名公益律师咨询,记者和律师助力上门讨薪,已有一家单位承诺给农民工发欠薪;3名公益律师欲助农民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9万尾款拒不支付

    河南农民工欲起诉

    来自河南漯河的农民工魏治东是本报组织10名农民工与10 名公益律师对接的当事人之一。

    去年11月23日,魏治东带领工友来汉为位于武昌火车站附近的一家洗脚城整体装修,约定装修费26万元。今年1月完工后,洗脚城老板尹某以各种理由拖欠9万元尾款。虽然对方写有欠条,但一年来,多次讨要无果。

    14日上午,记者随同湖北扬子律师事务所曾陈律师一行赶赴该洗脚城,辗转找到尹某,尹某情绪激动,声称装修安装的空调、水电等存在质量问题,拒不支付尾款。曾陈律师当场指出,工程质量可通过维修解决,但不能拖欠工程款。尹某仍然不为所动,拒绝支付。

    曾陈律师分析这起欠薪案时表示,虽有工程质量纠纷,但这不能成为欠薪的理由,工程瑕疵可以补救,并非讨薪障碍。他建议魏氏兄弟走诉讼程序,法院会委托评估机构评估尹某所反映问题的损失价值,结合欠款总额,依法作出判决。“魏氏兄弟讨薪有望。”曾陈说,如果魏氏兄弟起诉,他将提供法律援助。魏治东表示,正在了解相关法律程序,考虑对簿公堂,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两千元拖一年多

    律师欲助力追讨

    今年36岁的林明祥家住黄陂区滠口街,去年2月,经人介绍,他与十多名老乡一起,来到青山绿景苑小区,做室内保温墙施工。

    做了半个多月后,建设方以建筑质量为由将他们一行十多人予以辞退,按照口头约定,十多人近两万元工钱未支付,他被拖欠的工资也有2000多元。一年多来,林师傅多次讨要欠薪未果,他求助于本报公益律师团,希望能要回自己的血汗钱。

    14日上午,记者与本报公益律师团律师但加强一起,协助林师傅讨薪。由于林师傅说不清楚建设方和开发商的名字,手上也无相关证据,记者与律师通过小区名称,最终辗转找到了开发商青山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通过开发商,律师最终联系上该小区建设方一名项目经理,电话中,律师报出多名工人名字,但对方竟矢口否认,并向律师索要欠薪证据,随后挂断了律师电话。

    但加强说,鉴于林师傅目前证据不足,只有设法通过人证、物证等方法,尽力找到包工头,搜集相应证据,再行讨要工钱。林师傅表示,将与其他工友联合,起诉建设方,但加强也表示愿意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18万工程款难结

    收集证据准备维权

    来自云南昭通的周先生,今年3月24日与一家公司签约,带着10多人来到东西湖沿海赛洛城6期在建工地,做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九月底,工程已经完工。但这半年以来,周先生只收到了一半的工程款,还剩18万元未支付,其中15万元是工人的工资。眼看年关将近,周先生非常着急,希望能要回欠薪回家过个好年。上周三,他与其他四名工友来到本报寻求公益律师团的帮助。

    来自湖北九通盛律师事务所的王盟盟接待了周先生。由于周先生没有工程结算单,在工程合同中也没有写清工程造价,这对于讨薪造成一定难度。王盟盟建议周先生首先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出证明,能详细证明他完成的工作量的情况,并与附近其他工地做参考,拟定出工作量的数额,确定具体被欠工程款有多少。

    此外,周先生对于该公司的具体地址、法人代表也模棱两可。王盟盟提醒周先生,一定要弄清欠薪单位的具体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

    完成这两步准备工作后,本报记者将和王盟盟一起前往欠薪公司帮助周先生讨薪,如果欠薪公司拒绝支付,王盟盟将会帮助周先生起诉该公司,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

    务工提醒

    层层转包未签合同

    成讨薪两大拦路虎

    进工地,进酒店,进企业……连日来,本报多路记者与公益律师帮欠薪农民工讨薪,深深体会到讨薪的艰难。层层转包、没有合同是讨薪两大“拦路虎”。

    11日,记者随农民工蔡天荣讨薪,辗转两家酒店分别找到总发包方、分包方,对方均称不差工程款。而蔡天荣的包工头周某不仅拒不见面,还声称蔡差他的钱。记者提出当面对账,周某仍拒不露面。

    蔡天荣手中有一份施工协议,上面仅约定了每平方米贴砖价格等,对施工单位、施工总面积、结算总额、完工时间等均无注明。包工头本是周某,合同上却签的是张某的名字。蔡天荣说,他想着张某是和周某一起的,反正条子是周某给的,也就无所谓了。然而,正是这种无所谓,造成蔡天荣有理也说不清。

    14日,记者与公益律师但加强见证一起讨薪,更是让人无奈。家住黄陂刘店的林师傅,在青山一处小区做室内保温墙施工遭遇欠薪。当公益律师在搜集有关证据时,林师傅既说不清建设单位名称,更说不出开发商名字,手上更无合同或其它有效证据。当律师与记者辗转找到建设方时,对方矢口否认,竟称林师傅并不是工地工人。

    曲折的讨薪经历,让公益律师但加强感到无奈。他说,目前,农民工欠薪原因很复杂,一些企业,尤其是建筑领域的企业,往往利用农民工的弱势与自我保护能力不足而只作口头约定,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面对用工形式的临时性、分散性与分包性,法律与监管又还有空白,更给农民工讨薪制造了难度。讨薪过程中,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口头协议,以及协议约定事项不明,加剧了讨薪难。他提醒农民工朋友,在做工前,最好能与用人单位签署书面协议;如果无协议,一定要保留考勤表、工资单、结算单等有关证据,为以后讨薪留下证据,从而保障自身权益。

    跑腿帮办

    拖欠19万元工程款一年多

    江岸城管承诺近期结款

    “又到年底,现在工人天天逼着我要钱,我有家不敢回啊!”因被武汉市江岸区城管局拖欠工程款19万余元一年多,无力支付工人工钱,被工人逼得实在无法,武汉奥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先生向本报求助,希望能帮他尽快讨回工程款,好在年前付给工人工资。

    12月4日上午,在汉阳王家湾一处私房内,临时在此租住的王先生拿出厚厚一叠文件给记者看,“这些都是我们公司去年与江岸城管局签订的设计与施工合同复印件。”王先生介绍。

    记者看到,材料中有两份设计合同、一份施工合同、一份建设工程造价确认单上有江岸城管局所盖的公章。“总共有11份公厕的设计合同与一个公厕的设计施工合同,总金额已经过我们和城管局双方确认,为192435元。这里面包含10余工人十万元的工钱,还有我与公司垫的部分款项。”王先生介绍。“去年施工时,江岸城管局承诺去年年底前后付清工程款,但到现在都没有拿到,我也被工人们逼得没办法了。”奥杰公司的赵总介绍。他表示,十月份以来,他已找过江岸区城管委多次,直至昨日仍没拿到工程款。

    江岸城管委办公室殷主任承认确实欠奥杰公司去年的工程款,他表示,上个月他们已经向财政局申请财政拨款支付这些工程款,目前正在走审批流程,估计在本月底会支付部分工程款,明年春节前再支付另外一部分工程款。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