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担保债务中欺诈行为如何处理?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11-04 浏览:
导读: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丙公司作为连带担保人。贷款到期后,甲公司无力偿还,乙银行遂要求丙公司承担担保责任。丙公司认为,甲公司在贷款时提供了虚假的财务报表,存在欺诈行为,因此拒绝承担担保责任。双方因此产生纠纷,乙银行将丙公司告上法庭。在担保债务中出现欺诈行为如何处理?担保,是为担保某项债务的实现而采取的措施,该项债务是主法律关系,担保是从法律关系。担保,包括人保、物保和金钱担保。担保债务中出现欺诈行为时,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大律师网下文为您具体分析解答。

担保债务中欺诈行为如何处理?

  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合同的订立需要真实,双方意愿,且在不违法的前提下签订,而出现欺诈行为就意味着合同的有效性不成立,所以相应的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来说同样无效。

  处理方式如下:

  1.申请撤销担保:若担保人能够举证证明主合同当事人(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或者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担保行为。

  2.主张免除担保责任:在欺诈行为被证实后,担保人可以向法院主张免除其担保责任。

  3.与债权人协商解除担保:担保人也可以尝试与债权人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并协商解除担保。如果债权人同意,可以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解除担保的条款和条件。

  4.依法向法院起诉:如果无法与债权人协商一致,担保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撤销担保行为或确认担保合同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担保债务中欺诈行为如何处理?

连带担保责任如何认定?

  合同约定: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即为连带责任保证。

  法律推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保证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连带责任,但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行为可以推定出连带责任的,也应认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担保人承担责任后如何追偿?

  《民法典》第七百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协商追偿:担保人可以与债务人进行协商,就追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起诉追偿:如果协商不成,担保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执行程序:在获得胜诉判决后,担保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实现其追偿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