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11-05 浏览:
导读:甲与乙是好友,乙因生意周转需要向甲借款20万元,并出具了一张借条,约定一年后归还。然而,乙并未按时还款,甲多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催讨,但乙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直到三年后,甲才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庭审过程中,乙辩称甲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债权权利受到侵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甲则主张自己一直在向乙催讨,诉讼时效已经中断。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虽然甲多次向乙催讨,但并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催讨行为足以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因此,法院最终判决甲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驳回其诉讼请求。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等。大律师网为您解答。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例如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以及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哪些?

诉讼时效过了如何补救?

  如果意识到债权可能将要超过诉讼时效,可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中断诉讼时效,从而重新计算。这些措施包括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然而,一旦诉讼时效已经过期,并且对方以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抗辩,法院将会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借条和欠条哪个时效长?

  无论是借条还是欠条,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通常是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

  对于借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请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次日起计算,最长可达二十年(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对于欠条,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从欠条出具之日起算,通常为三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