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赃退赔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弥补被害人损失的行为,其法律意义体现在量刑从宽与程序终结两方面:
1、量刑从宽的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如实供述罪行并积极退赃的,可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免除处罚。
最高法《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明确,退赔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若全额退赔且取得谅解,部分案件可适用缓刑或不起诉。
2、程序终结的特殊情形:
根据最高检《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若诈骗数额较小(如刚达“数额较大”标准)、退赔及时且无前科,检察院可作不起诉决定,终止刑事程序。
退赃退赔不意味着“免罪”,仅作为量刑情节。若诈骗手段恶劣或造成严重后果,即使退赔仍可能被追究刑责。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量刑分三档:
1、数额较大(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需满足“有犯罪事实”且“需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条件。
立案后进入刑事诉讼流程: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可采取刑事拘留、搜查、扣押等措施,收集证据。若认为证据不足,可撤销案件;若证据充分,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2、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若认为犯罪情节轻微,可作不起诉决定;若提起公诉,案件进入审判阶段。
3、审判阶段:法院依法审理,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若判决有罪,将执行刑罚;若判决无罪,当事人可申请国家赔偿。
立案意味着刑事程序正式启动,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强制措施,且犯罪记录将影响个人就业、征信等社会活动。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