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医学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首次鉴定应向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提出申请。
若对首次鉴定结果存有异议,需要再次鉴定,可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申请。
这些医学会组织专业的医学专家,依据医学专业知识和行业标准,对整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及责任程度进行判定,以此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及事故等级。
其次,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也是可行之选。
这类机构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整容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分析评估,判断有无过错及过错大小,其鉴定结果在民事赔偿纠纷中具有重要作用。
再者,一些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也能提供独立且专业的鉴定服务,其结果同样具有权威性,可作为维权的有力参考依据。
首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是主要投诉对象之一。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及其执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其次,消费者协会也是可以求助的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等职能。
当消费者在整容消费过程中权益受损,认为整容机构存在欺诈、虚假宣传、服务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时,可向消协投诉。
再者,如果整容机构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反市场监管相关规定的行为,还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市场监管部门有权对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若发现整容机构存在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将依法进行查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支持。
依据《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当遭遇整容失败时,应按以下步骤维权。
首先,务必收集证据,这是维权的基础。病历、手术同意书、缴费凭证、术前术后照片、与整容机构的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等都至关重要。
其次,尝试与整容机构协商。携带收集的证据,与机构负责人沟通,明确指出整容失败的问题,要求退款、免费修复或给予相应赔偿等合理解决方案,并保留好协商过程的记录。
若协商无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可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反映,其会对整容机构的资质、医疗行为等进行调查处理;也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借助其调解力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若怀疑整容失败属于医疗事故,还可申请医疗事故鉴定,以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程度。
最后,若以上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