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抑郁症属于法律上的精神病吗?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9-04 浏览:
导读:抑郁症的法律责任需通过医学鉴定与法律标准双重审查,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承担均以责任能力判定为核心。法律既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又强调社会秩序的维护,通过专业鉴定与程序规范实现平衡。下面就跟随大律师网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抑郁症属于法律上的精神病吗?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法律上的“精神病”指因精神障碍导致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抑郁症虽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多数患者仅存在情绪障碍,并未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

  轻度抑郁症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但仍能正常工作、生活,此时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精神病”。

  对抑郁症患者是否属于“精神病”的鉴定,需综合评估其作案时的精神状态、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

  依据《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若抑郁症患者作案时处于严重抑郁发作状态,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导致无法辨认行为性质或控制行为,可能被鉴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若仅存在情绪障碍,未影响辨认或控制能力,则需承担刑事责任。

  医学上抑郁症的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1)》或《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主要关注症状表现;而法律认定需结合行为时的责任能力,要求更严格的证据支持。

抑郁症属于法律上的精神病吗?

抑郁症犯法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抑郁症患者犯法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其作案时的刑事责任能力,法律通过责任能力分级制度实现个案公平。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犯罪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在行为时处于发病期且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能力,方可免除刑事责任;若抑郁症患者犯案时具有部分辨认或控制能力,则需承担相应刑事责任,但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中司法精神病鉴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鉴定应严格遵循“医学要件”与“法学要件”双重标准,即需同时满足医学上的精神疾病诊断和法学上的责任能力缺失认定。

  未达完全丧失责任能力标准的抑郁症患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抑郁症违法会被拘留吗?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抑郁症患者被认定具有责任能力,则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等处罚。

  但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对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公安机关可依法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并通知监护人到场,避免简单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

  抑郁症的法律定性及责任承担需结合医学认定与法律标准,涉及《刑法》《精神卫生法》及司法解释的适用。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大律师网的在线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