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厅官藏1亿被查,名字叫李刚。这个名字引来网友调侃——河北厅官藏1亿,他是谁?天空一声巨响!我就是李刚!
看到报道,不少网友和小伙伴都惊呆了:“这个李刚就是‘我爸是李刚”中的那个李刚吗?”显然不是,这个李刚藏1亿!此李刚非彼李刚。检察机关起获的这一亿元,虽然是房地产商行贿给李刚的,但最终将作为成本摊到房价中,由购房者埋单。
最近几年,全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可谓高歌猛进,攀升速度令人触目惊心。房价涨幅早把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抛到大洋彼岸去了,部分无房族只得“望房兴叹”,其答案似乎就在李刚等被打倒的涉房党政官员贪腐案中。房价在显性成本的背后,还有我们难以看到的隐性成本,这就是掌握土地批售权力的人从中捞取巨额贿赂。而地产商输送给官员的贿赂钱财,最终都记在商品房购买者账上。
在一些地方,腐败官员与房地产商勾结造成当地房价涨的疯狂,既是客观事实,也是房地产商大肆捞金的潜规则。此前河北省纪委通报的三位亿元贪官中,原三河市委书记李刚在列。其在2004年到2007年先后任三河市市长、市委书记。而在此期间,也是燕郊房地产开发项目暴涨阶段。知情人透露,李刚被双规后交代燕郊多个地产商曾对其行贿的事实,数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去年,中央巡视组在前三轮被巡视的21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发现了房地产业腐败,占比达95%。公开资料显示,前三轮巡视后,多名落马官员牵涉房地产腐败。从被查处涉房的官员级别来看,不仅存在高官“房腐”,还有大量“苍蝇”式腐败。例如内蒙古原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素毅、湖北省原政协副主席陈柏槐、四川省原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四川省原政协主席李崇禧、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陈铁新等一批省部级高官,其落马都与房地产开发有关联。
部分涉及房地产领域的党政官员,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强拆强占民众房屋土地,甚至置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有利可图,贪腐的空间巨大。近年来,资金量大、利润丰厚的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往往“一个项目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而且,在全国不少地方呈扩大化和“前腐后继”之势。
房地产已成官员腐败的重灾区,在众多官员因此栽倒时,有关方面切实落实好依法治国方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强化房地产开发程序监管和过程监督,加强房地产开发中的腐败治理,筑牢预防房地产腐败的铜墙铁壁。
承德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刚一案,近日经检察机关细致侦查和审讯,最终起获赃款现金1亿余元。知情人透露,李刚被双规后交代燕郊多个地产商曾对其行贿的事实,数额均在千万元以上。河北厅官藏1亿案成为河北检察机关2014年查办的众多大要案之一。
据了解,此前河北省纪委通报的三位亿元贪官中,原三河市委书记李刚在列。其在2004年到2007年先后任三河市市长、市委书记。
在此期间,也是燕郊房地产开发项目暴涨阶段。知情人透露,李刚被双规后交代燕郊多个地产商曾对其行贿的事实,数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在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燕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名字是北京的,地界是三河的,历史是蓟县的,网购是通州的,公交是北京八方达的,客车是河北客运的,腐败是众多的……”燕郊这个地方成为了众人青睐的地方,同时也是官员贪污的地方。
从2002年至今,当地开发楼盘超100多个,正在开发的20多个。但在房价和人口飞涨的同时,燕郊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交通等基本配套不完善……其中土地使用、拆迁征地和规划等不规范、非法操作,被认为是当地贪腐多发的主要原因。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