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风云榜

温州“失联男孩”母亲获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判刑?

来源:法律风云榜 大律师网 时间:2019-04-29 浏览:
导读:4月29日上午,乐清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并当庭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那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判刑?下面,由大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4月29日上午,乐清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乐清失联男孩”母亲陈某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案,并当庭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1年3个月。

  此前,陈某为测试丈夫对自己和儿子是否关心,蓄意策划制造了“孩子失联”的虚假警情。2月25日,乐清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失联男孩”事件被告人陈某提起公诉。

  记者了解,2018年11月30日下午放学后,11岁的黄某某再也没有回到家,导致温州全城都在寻找。接报后,温州、乐清两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重大警情处置机制,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调用一切资源,全方位开展查找工作。期间,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纷纷出人出力,积极投入查找工作。而在警方搜寻后才发现,这只是一场孩子母亲自己策划的“闹剧”。

  乐清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因与在外经商的丈夫存在感情纠纷,为测试其丈夫对其及其儿子是否关心、重视,蓄意策划制造了虚假警情。故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对“失联男孩”事件被告人陈某提起公诉。

  公诉人认为,整个过程中,公安出警600余人次,出动了搜救艇、搜救犬,多家公益组织参与,全国多家媒体报道。相关报道在百度搜索榜第七名,新浪微博2.1亿阅读,热搜榜第一。陈某的行为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法院结合具体案情遂作出如上判决。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判刑?

温州失联男孩母亲获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怎么判刑?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09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辑:橙籽伢)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