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将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替换到另一个视频中的角色上,而拟声技术则能够模拟特定人物的声音。这些技术在娱乐、艺术创作和广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可能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声音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这意味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使用AI换脸技术将其面部特征替换到其他视频中的角色上,可能构成侵权。
此外,民法典还首次提出了对声音权的保护,规定声音权属于一种独立的新型人格权。因此,未经声音权人同意,模拟其声音也可能构成侵权。
AI换脸技术在诈骗中的应用日益猖獗,诈骗分子通过伪造他人的面部特征和声音,实施诈骗行为。面对这种情况,及时报警是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步骤。
报警后,警方将介入调查,通过技术手段追踪诈骗分子的行踪,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在报警过程中,提供与诈骗行为相关的证据至关重要。这些证据可能包括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被篡改的视频或音频文件等。
如果诈骗行为导致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受害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救济,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