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人泄露了,应当第一时间报警处理。联系泄露者,要求其删除泄露内容、停止传播并公开道歉。若泄露内容在社交媒体、网站等平台发布,可向平台举报并要求删除。同时收集相关证据,保存泄露隐私的原始载体,可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维权, 若泄露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50条以上敏感信息),可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032条、第1034条,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侵权人需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赔偿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
若泄露的是银行密码等关键账户信息,应当及时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将账户进行冻结处理,以防账户资金被转移,同时修改账户密码。
隐私泄露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若他人未经许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认定泄露隐私构成犯罪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行为主体须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要有泄露隐私的行为,如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后予以公开、传播等;该行为需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比如因泄露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损、精神遭受重大痛苦,或者引发恶劣社会影响等;行为人的主观方面需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隐私被泄露,仍积极为之。如果是过失导致他人隐私信息泄露,一般不构成此罪,但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等责任。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