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撰写起诉状,起诉状需清晰写明原被告双方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职业、工作单位、居住地址及有效联系方式)、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同时,需附带递交有力的证据及证据来源,并标明证人的姓名及其所在位置。
其次将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递交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若材料齐全且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将予以受理,并通知原告缴纳诉讼费。
然后原告需按照法院的通知,在规定时间内缴纳诉讼费。若交纳诉讼费确实有困难,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但需提供贫困证明等相关材料。
之后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将起诉状副本等资料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需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15日)提交答辩状。若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紧接着法院会确定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准时到庭。开庭审理时,双方当事人需进行举证、质证、辩论等程序。法院会组织双方进行法庭调查、辩论等环节,以查明案件事实。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可能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法院将制作调解书,案件即告终结。若调解不成,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最后若一方对判决不服,可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若判决生效后,一方不履行判决所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首先是原告主体不适格,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其次没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中无法确定明确的被告信息,如被告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不明确,导致法院无法确定诉讼相对方。
再者起诉状中未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或者未阐述相关的事实依据和起诉理由,使法院难以进行审理。
对于案件依法应当由其他法院管辖,而原告却向没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例如,不动产纠纷应向不动产所在地法院起诉,若向其他法院起诉,则可能不予受理。
最后重复起诉的也不受理,例如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且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诉讼标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际上否定了前诉的裁判结果。
同时已有生效裁判或调解处理过的纠纷再起诉以及双方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