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法律风云榜

车费错付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来源:法律风云榜 大律师网 时间:2025-07-25 浏览:
导读: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网约车、出租车等出行场景中,乘客因操作失误导致车费错付的情况日益增多。当司机拒绝退还错付款项时,双方常因责任归属问题陷入争议。若协商无果,乘客又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车费错付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前提是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若乘客因操作失误(如输入错误金额、误选支付对象)导致车费错付,其支付行为虽已完成,但因缺乏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主张“重大误解”请求撤销支付行为。

  此时,司机若明知款项错误仍拒绝退还,则构成《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的“不当得利”,即“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应当返还所得款项。

  若司机无过错(如系统自动扣款、乘客未及时告知错误),责任需进一步区分交易场景:

  在网约车平台交易中,乘客与平台形成服务合同关系,平台有义务通过技术手段(如支付确认、异常交易提醒)降低误操作风险。

  若平台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设置二次确认环节),需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承担相应责任。

  而在传统出租车场景中,司机与乘客的运输合同以“到达目的地并支付约定费用”为履行标准,若乘客未在支付时核对金额,一般需自行承担操作风险,但司机若存在诱导支付、隐瞒真实费用等行为,则可能构成欺诈,需承担返还及赔偿责任。

车费错付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车费错付司机不退还怎么办?

  当司机拒绝退还错付车费时,乘客可优先通过平台投诉渠道解决。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网约车平台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并在24小时内响应。

  若平台推诿或处理不力,乘客可向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举报,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要求行政部门介入调查。

  若行政途径无法解决,乘客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返还不当得利或撤销支付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需满足“有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及事实理由”等条件,乘客需提供支付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

  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会结合双方过错程度、交易习惯等因素判定责任:若乘客能证明支付行为系误操作且司机无合法依据占有款项,法院将支持返还请求;若司机已提供服务且无过错,则可能驳回诉请。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