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3-05 浏览:0
导读: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 来源:作者:发布部门: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 发布文号: 外经贸技发[2001]4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科技厅
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 来源:作者:发布部门: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
发布文号: 外经贸技发[2001]4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科技厅(科委)、经贸委(经委)、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科技兴贸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体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
  为了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更好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外经贸部、科技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联合编制了《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落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十五”时期加快出口商品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特此通知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关键地位。科技兴贸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外经贸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继“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大经贸”之后,我国外经贸工作的又一重要战略。科技兴贸战略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重视科技兴贸”,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出口商品结构战略调整,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已成为我国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机遇和挑战,保证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对“十五”时期及今后的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进展和'十五'面临的形势
  (一) 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与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4743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2位上升到第7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已成为与消费和投资并重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但是,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在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之前的1998年,虽然我国出口额已达1837亿美元,但在全球贸易额中仅占3.4%;在结构上,我国出口商品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接近40%,而我国的这一比重1998年仅为11%。
  我国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520家国家重点企业年销售收入之和,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企业销售收入之和的95%。2000年电子百强企业销售额最高的仅为24.5亿美元,相当于500强中最后一位企业销售额的27%。2000年我国电子百强企业中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只有12家。1999年电子百强出口企业中出口额最高的为7.2亿美元,出口额超过2亿美元的企业仅有12家。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跨国公司,是科技兴贸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主要出口市场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壁垒不断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出现。到2000年底,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案件已达410起,影响我出口额达数百亿美元。我国出口商品的40%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雷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出口产品的比重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要成为贸易强国必须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999年初,外经贸部党组提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外经贸部与科技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共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外经贸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确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直把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支柱产品。世界高技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格局和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最富生命力的带动力量和各国必争的制高点。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适应了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结构的发展趋势,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 外经贸部、科技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建立了四部委联合工作机制,共同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有效地消除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外贸易、科技、产业相互脱节的体制障碍,形成了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动力、产业为主体的机制,发挥了对外贸易与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与推动作用。
  3、 制定了《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将财政、金融、税收、市场准入等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政策与科技开发、技术改造等产业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了政策的集成效应。
  4、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开拓服务,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深圳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是我国'一北一南、一春一秋、一东一西、一工一农'四个各具特色的国际高技术盛会,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走向世界提供了舞台,发挥了政府在科技兴贸中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在四部委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兴贸成效显著。200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0亿美元,同比增长50%,高出全国出口增幅22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15%。与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前的1998年相比,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近一倍,占外贸出口的比重提高了4个百分点。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方面,两年来共安排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项目680项,总投资1080亿元,可新增出口130亿美元。科技兴贸带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二)“十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随着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十五'期间,国际经济贸易的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世界贸易将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10年,世界出口商品总额将达到10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商品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市场相对萎缩;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贸易稳步增长,但竞争更趋激烈;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将成为出口增长最快和发展后劲最足的支柱商品。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从1985年的13%提高到1998年的22%,预计到2005年,全球高技术产品出口将超过全球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国际高技术产品贸易的迅猛增长为我国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是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世界范围内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正在不断地促进经济贸易全球化。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和经济增大中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导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十五'期间,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代表的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但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OECD国家20世纪70年代高技术产品出口只占其制成品出口的9%左右,90年代末达到40%,1998年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高技术产品市场份额的83%,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低收入国家只占3%;另一方面,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爱尔兰、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信息产品、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产业和产品出口,促进了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印度1999-2000年度软件出口3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爱尔兰,计划2008年软件出口500亿美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电子商务为特征的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又一严峻挑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科技兴贸要率先实现对外贸易领域的信息化。
  经过关贸总协定(GATT)八轮谈判,各国平均关税壁垒已大幅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进入90年代后,世贸组织秘书处货物贸易理事会关于《TBT协议》每年得到的有关通报有600-700件,是各协议中最多的。由于TBT问题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实行TBT措施不仅力度、密度加大,而且名义合理、形式合法、手段隐蔽,已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WTO要求各成员严格遵守《TBT协议》,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成为科技兴贸的当务之急。
  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21世纪的国际竞争地位。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我国抓住两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上了两个大的台阶。当前,国际高技术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又面临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五”期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