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如何理解立功主体?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5-03-10 浏览:0
导读:我国刑法典中将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称为"犯罪分子",它是实体刑法上的概念,既不同于刑事诉讼法上的"罪犯"、也不同于刑事诉讼法上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从另外的角度说,刑法上的犯罪分子,在诉讼法意义上,有时可以是

  我国刑法典中将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称为"犯罪分子",它是实体刑法上的概念,既不同于刑事诉讼法上的"罪犯"、也不同于刑事诉讼法上的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从另外的角度说,刑法上的犯罪分子,在诉讼法意义上,有时可以是罪犯,有时也可以是犯罪嫌疑人与( 或) 被告人 。例如 , 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中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 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这里的"犯罪分子"就是指"罪犯";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中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犯罪分子"在诉讼法意义上以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为界,之前是犯罪嫌疑人,之后至判决生效前是被告人。有人认为应将立功的主体具体化为"犯罪嫌疑人、被告、罪犯" 。

  我们认为,这种建议一来没有必要;二来也欠妥。说没有必要是因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是对应不同诉讼阶段的程序法上的概念,其严格区分是为了有利于保障人权;犯罪分子是实体法上的概念 ,有较强的概括性,它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相对应,它的使用并不阻碍保障人权。而且实体法与程序法各具独立品格,对相同或类似对象用不同的术语表达不是不可以的。说欠妥是因为,把诉讼法意义上的"罪犯"作为量刑情节的立功主体是违背法律规定 的。刑事诉讼法第十二 条规定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而量刑情节的立功是人民法院量刑过程中适用的情节,在量刑时,行为人还是"被告" 不是"罪犯"。所以,严格说来,立功的主体"犯罪分子"在诉讼法意义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不能是罪犯。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