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的主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签订合同的主体需要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若是法人分支机构,则需有独立的营业执照(如适用)。
【相关条例】
《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签订合同的原则有哪些?
签订合同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分担责任和风险。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条例】
《民法典》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