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合同有哪些自动终止的情形?
合同的自动终止情形可以归纳如下几点,这些情形均会导致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自动停止,无需双方另行通知或协商:
1、当合同中的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完全履行,合同自动终止。
2、双方互负到期债务,且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合同因此终止。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后,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4、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全部终止。
5、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时,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合并为同一实体,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6、在合同签署期间,若任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离世,合同自动作废。此外,对于劳动合同而言,若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决定提前解散等,也会导致劳动合同自动终止。
7、法院的终局判决或仲裁机构的裁决也可能导致合同终止。
8、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出现时,合同也可能自动终止。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合同终止后双方义务怎么处理?
合同终止后,合同中的清理义务、保密义务、返还财产义务、损害赔偿义务等相关条款依然存在法律效力。双方应秉持诚信原则,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确保合同终止后的善后工作顺利进行。
1、清理义务:按照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财务结算和清算,包括返还已支付的款项、货物等。
2、保密义务:对于合同期间了解到的对方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等敏感信息,双方应继续承担保密义务,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3、返还义务:合同终止后,已接受履行的一方应当将因合同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
4、损害赔偿义务:若因一方违约导致合同终止,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5、恢复原状或补救措施:若合同已部分履行,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债权债务终止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
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温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答,请点击咨询按钮,我们将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