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怎样缴纳医疗事故鉴定费?
缴纳医疗事故鉴定费的流程如下:
1、提出申请:当事人或相关机构(如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
2、协商缴纳:根据具体情况,由双方当事人或相关机构协商确定缴纳方式和金额。
3、缴纳费用:按照协商结果,向医学会财务部门缴纳鉴定费。
4、收取收据:缴纳费用后,医学会财务部门会出具收据作为缴费证明。
【相关条例】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是什么?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依法鉴定:按照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鉴定,并遵守鉴定人员的资格、抽取、回避等规范。
2、科学鉴定:依据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鉴定,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独立鉴定:鉴定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鉴定人不得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财产或其他利益,确保鉴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4、合议制:鉴定组人员为单数,鉴定结论需半数以上成员通过,确保鉴定的民主性和集体决策。
5、两鉴终鉴:医疗事故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再次鉴定为终极鉴定,当事人不得再次申请卫生行政部门鉴定,但可依法提起相关诉讼。
【相关条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除了要做到公开、公平、及时外,还要做到便民。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实行属地化的原因,是基于患者在居住地就医,与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由当地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对医患双方都非常方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行合议制。专家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
【温馨提示】本回复仅作为一般情况的参考,若无法满足您的法律需求,请直接咨询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解决方案。我们承诺在5分钟内快速响应,以提高问题解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