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让企业不敢钻法律空子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13-04-28 浏览:
导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让企业不敢钻法律空子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职工工作十年以上的带薪年休假工资为10天,但中和锦程公司却以公司规定劳动者年休假5天为由,拒绝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魏稳虎对此做独家解读。

    魏稳虎:原本有十天的带薪休假权利,单位内部规定却缩水了一半,结果职工把单位告上了法庭。听了这条新闻,我感觉与那些不让职工休假的单位相比,这家企业还算“不错”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定,你都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现在终于有人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休息的权利,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要权利就丢饭碗,这是带薪休假制度在实际中遇到的尴尬。相关调查显示,从2008年开始,执行职工带薪休假以来,只有不足三成的上班族享受到了这一惠民政策。为什么带薪休假变成了空头支票呢?这里面有法律执行不力和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形势。

    因为供大于求,所以用人单位就处于主导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就业还比较困难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有多个选择,而职工就被动得多。要面对“要休息,还是要饭碗?”这道选择题,饭碗肯定是第一选择。特别是一些民营和个体企业的职工,面对带薪休假,你要么破釜沉舟,要么只能忍气吞声。

    法律是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还有道德的约束,也有行政手段的制衡。道德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所以指望用人单位良心发现是不现实的。在就业情况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就要用行政手段也就是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和严厉的监管来保证职工的休息权利。

    首先,要为用人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进行常态化的检查,让企业不能钻法律法规的空子。第二,应该落实带薪休假的制度与企业的业绩考核紧密挂钩,而且所占的分值要高一些,让企业不想钻法律的空子。第三,要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除经济处罚之外还要进行公开曝光等等其他的辅助性的处罚,加大企业不执行法律法规的成本,让企业不敢钻法律法规的空子。

    制度定下来了,就要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如果有了制度又不去执行又落实不到位,那么它不仅影响的是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且会使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大大下降,这一点相比更为重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