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图片新闻 >> 新闻详情

广东史上最大假食盐案侦破

来源:图片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13-07-30 浏览:
导读:广东史上最大假食盐案侦破

广东史上最大假食盐案侦破

      工业盐冒充食用盐 够228万人吃一年

  工业盐冒充食盐出售,一吨可获利七八百元。与食盐的“专营专卖”不同,从1995年起,我国放开了工业盐买卖市场——企业只要拿到工业盐经营牌照,即可光明正大地从事这项交易活动。一些长期从事工业盐合法经营的企业主,打起了歪主意:买一台包装机,再买些高仿食盐袋,雇上一两个工人,机器一开,一两个小时,一吨工业盐就变成上千袋食用盐!

  工业盐与食盐相比,没有碘、未经提纯、净化,重金属等指标也不达标,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带来伤害。

  今年年初,由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发起的轰动全国的假食用盐大案,在广东、湖南、山东三地警方的联合行动下,捷报频传。据警方初步统计,该案涉案假食用盐累计达5000多吨,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够228万人吃一年。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起大案仅仅缘自一个车牌号……

  初探起疑

  车牌牵出诡异生意人

  2012年10月底的一天,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接到一条可靠线索:一辆车牌号为粤AK2X18的车,多次出入黄埔港码头,可能涉嫌制造销售假食用盐。

  对于这样一条简单到只有一个车牌号的线索,干警们觉得有些为难。但假食用盐案关系重大,黄埔经侦大队大队长杨健决定立刻与黄埔食药侦大队协调共同侦办此案,派出陈、罗两位有着多年打击假食用盐案经验的老公安亲自侦办。面对这条线索,两位警官决定就从这个车牌查起。

  广州的黄埔港绵延几十公里,沿岸排列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码头。办案人员一个码头一个码头排查,用了半个月时间,查了几百本车辆进出记录。那辆粤AK2X18竟然不在其中!

  眼看唯一的线索要断掉,陈、罗两位警官决定改查车主。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办案人员了解到,这辆车的车主叫卢某忠,没有任何犯罪记录。登记的居住信息为增城沙村的一间出租屋,名下还有一间专门从事工业盐经营的公司——广州顺森盐业有限公司。“名下有盐业公司”,凭借职业敏感,两位警官产生了一丝警惕。

  接下来的调查,坚定了两位警官的想法。

  办案人员首先来到了卢在增城沙村出租屋。这栋出租屋高9层,6个楼梯,住了300多人,是沙村最大的出租屋。敲开卢登记的房号,屋中租客称,从来没有见过叫卢某忠的人。

  随后,办案人员按照卢公司工商注册地址来到萝岗笔村农贸市场。市场管理员称,这里根本没有“广州顺森盐业有限公司”,也没有A102房。“一楼都是市场,你们看不到吗?”干警们并没有轻信管理员的话,而是详细地对整个市场进行了排查。结果,卢的盐业公司就躲在顶楼的507房里。房间的玻璃门落满灰尘,房内除了两张空空的写字台再无其他。

  一个正经生意人为何要将自己如此隐蔽?卢的疑点一下子上升了。

  取货送货从不走高速

  2012年12月的一个中午,大约1点多钟,一台载重量约为5吨的白色五十铃厢式货车,快速驶入黄埔区南港水电一局家属院,停靠在停车场内。车牌正是警方要找的粤AK2X18。从车上下来一个中年男子,个子不高,相貌普通,穿着随便。下车后,男子缓慢地向家属楼走去,边走边打量路人。

  这个人就是卢某忠,现年40岁,广东省河源市人。水电一局的出租屋,是卢与第二任妻子以及五名子女的居住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办案人员发现,卢行踪诡异,没有规律,警惕性非常强。有时会突然中午十一二点开车出去,有时凌晨两三点才动身。那辆白色五十铃行驶在路上,忽快忽慢,一会停在路边,一会急冲黄灯……“卢很狡猾,从来不走高速,一路上我们换几辆车跟踪,都能被他甩掉。有一段时间,卢好像发觉有问题,甚至收手了半个多月。”陈警官称,卢做事非常谨慎,稍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刻终止行动。

  经过近三个月不分昼夜24小时严密监控,黄埔警方基本掌握了卢的活动路线。一张“卢某忠取货、送货路线图”,清晰的出现在陈、罗两位警官脑海中,原来仓库在这里!
 冒险取证

  黄埔

  废弃仓库藏假盐

  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西路238号,这里是广州市华立颜料有限公司旧厂所在地,已经荒废很多年,高高的围墙把里面的情况挡得严严实实。

  该厂占地面积广阔,平时几乎没有车辆进入,办案人员每次跟踪卢的白色五十铃到大门口后,就不敢再跟近。

  通常两个小时后,白色五十铃会缓缓驶出,但是,车轮印比进去时深了许多。为了掌握里面的详细情况。陈、罗两位警官决定联合省盐业公司的执法人员一同潜入其中一探究竟。

  2013年3月底的一天,广州的天空下着大雨,厂区里漆黑一片,除了哗啦啦的雨声什么也听不到。三四名公安干警与省盐业公司的一名执法人员,已经潜入厂区蹲守了几天。凌晨2点多钟,两束灯光从远处传来,正是卢某的白色五十铃。卢的车速并不快,在厂区里七拐八弯,最后绕到一个废弃的油罐后面,停在了一个铁皮门前。从车上下来三个男子,卢、司机还有一名搬运工。卢把铁皮门打开,三个人熟练地将一袋袋盐搬上车。

  被捕后,搬运工称,他和司机已经跟随卢许多年。卢的戒备心很强,从来不让其他人搬货。

  确认卢的车已经开走,干警们才从杂草丛中爬出。破门而入,肯定行不通。如果被卢发现,还会打草惊蛇。进去的人多也不行,要尽量不留下脚印。综合以上两点并考虑到取证的专业性,省盐业公司50多岁的老执法人员主动请缨翻墙进去。进去后发现,院子里有五六间平房,房间没有门,只用门板半挡着。每个房间里堆满了盐,老执法人员清点了一下,足足有几千袋。

  老执法人员从地上散落的盐里抓了几把,看了看、尝了尝。凭借多年来经验,判断出这是工业盐,还有一些是非碘食用盐!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