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 向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求意见。《条例》提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组织编制地方课程标准和教材;学校发现在校学生有吸毒行为的,应当及时报告学校所在地公安机关,通知吸毒学生家长,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帮教,督促戒毒,不得以此为由开除学籍,对戒毒返校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和监督,不得歧视。
云南省检察机关统计,云南省未成年人涉毒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贩卖毒品居多。敲响禁毒、防毒的警钟势在必行,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孩子免遭“毒”害,也给涉毒的孩子更多关爱和保护。
不仅是昆明,在云南一些地区,因毒品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凸显。记者从云南省检察院获悉,云南有的地方80%左右的未成年人案件都是因毒品引发,德宏州、普洱市等地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吸毒和毒品犯罪有向校园蔓延的苗头。
声音:给吸毒孩子更多关爱和保护
未成年人吸毒的成因复杂。有的孩子因家庭教育缺失而染上毒品,尤其是父母吸毒,孩子吸毒的几率将增大;有的孩子则是因学校管理不到位而走上吸毒之路。
“云南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申蓉说,当一个孩子犯错误时不否定他、不戴有色眼镜看他、给他一次机会,会比严处给予他的帮助更大。申蓉认为,如果学生因为吸毒而被开除学籍,他的身份就不再是需要保护的孩子,而是一个社会人,加上吸毒缺乏了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管教和帮助,往往就会造成二次感染,会把他推向犯罪的深渊。
建议:给吸毒孩子更多引导和接纳
无论是吸毒还是贩毒,毒魔肆虐带来的恶果都是可怕的。
一些孩子的人生因毒品而改变。有的孩子吸毒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朋友上大学,自己从此与梦想绝缘;有的孩子因毒品被父母拒之门外,失去了家庭的爱与保护;有的孩子因毒品失去自由,身陷囹圄。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