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从判决书送达的隔天开始往后的十天都属于上诉期,而在上诉期过后的第一天就是判决书开始生效的时候。如果遇到第十天为节假日的情况,那么就跳过节假日这一天,将节假日的隔天当成是第十天,那么,在这天的隔天就是判决书生效的时候。在上诉期内,如果当事人或检察机关要抗诉的,一审判决书的效力就会处于待定状态。案件经过二审后,如果还是维持原判,那么二审裁定书就是终审裁定,送达后就是生效的时候,同时,一审判决书就会由待定转为生效状态,这也就表示一审判决书开始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法院宣判罪犯缓刑后就会交付给有关机关执行,并且判决的法律效力生效后,法院需要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交给罪犯罪人员所在的公安机关,之后就由公安机关将犯罪人员交给原本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让他们对罪犯进行考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
【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这种情形是可以的,但需要先经过考察机关的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以上就是关于缓刑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