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专题新闻 >> 新闻详情

2024年对单位犯污染环境判处罚金的数额如何确定?

来源:专题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3-26 浏览:
导读:在处理单位犯污染环境罪的案件中,确定判处罚金的具体数额是一个关键环节。法院将根据单位犯罪的情节严重程度、造成的实际损失、其改正行为及对环境污染治理投入情况等多种因素,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综合判定。

对单位犯污染环境判处罚金的数额如何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单位犯污染环境罪的,除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事处罚外,对单位应当判处罚金。罚金数额的确定,并无明确具体的数额标准,而是需要参照单位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如果单位犯罪行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且单位在案发后未能积极赔偿损失、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那么可能面临的罚金数额将会较高。反之,若单位能主动纠正错误,积极赔偿损失,加大环保投入,减少环境污染后果,则可能在量刑上得到一定程度的酌情考虑。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单位犯本节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第十五条:对于单位犯罪的罚金数额,应当根据单位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具体情况,依法并处罚金。

如何确定单位在污染环境罪中的责任大小?

在确定单位在污染环境罪中的责任大小时,主要依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首先,需确认单位的行为是否构成污染环境罪,即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形。其次,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犯罪过程中的决策行为、监管失职情况,以及单位是否有健全的环保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等都是判断其责任大小的重要因素。单位的责任大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 单位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程度:包括单位对违法行为的认知状态、预见到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而仍然为之的程度。

2. 单位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如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治理难度和实际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程度等。

3. 单位在犯罪后的表现:如是否主动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配合调查处理,整改环保设施及制度等。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明确规定了污染环境罪,并在该条第二款指出:“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对单位犯罪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标准,以及从重处罚的情形。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单位在污染环境罪中的责任大小。

对单位犯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数额的确定,是一项涉及多个维度考量的司法活动,旨在通过经济惩罚促使单位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同时也起到警示其他单位重视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具体案件中,律师应充分搜集和提交有关单位犯罪情节、整改态度及实际投入等方面的证据材料,以供法院在裁量罚金数额时参考,确保判决公正合理。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您的法律问题解答中心。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