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怎么赔偿?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4-04-01 浏览:
导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的法务带您多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怎么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如果员工离职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能会得到一定的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等都会对赔偿金额产生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怎么赔偿?

  没签劳动合同离职直接走有工资吗?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离职时直接走是没有工资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完成劳动者工资结算和支付手续。因此,如果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工资。但是,如果员工已经工作了较长一段时间,并且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例如工资单、社保缴纳证明等,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官网400电话进行咨询:400-6686-166,或者到大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