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主动离职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即可。此规定旨在保障用人单位有足够时间进行工作交接和人员调整。书面通知需明确表达离职意愿、离职时间等关键信息,并保留好通知证据。
2. 若用人单位存在未提供劳动保护、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此类情形下,劳动者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以维护自身权益。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解除劳动合同。双方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解除时间、经济补偿等事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需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任何一方不得强迫对方接受条件。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需满足法定条件,如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非因劳动者过错辞退的,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并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违法辞退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二倍。
4.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且不得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正式员工需提前三十日、试用期员工需提前三日提交书面离职申请,明确离职原因、离职时间等信息。申请需提交至直接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并保留好提交证据,如邮件发送记录、快递凭证等。
员工需与接手人员完成工作交接,包括工作资料、项目进展、客户信息等。交接过程需有书面记录,双方签字确认。财务部门需结清借款、报销等款项,确保财务关系清晰。
员工需归还公司财物,如办公用品、设备、证件、钥匙等。人力资源部门需核对财物清单,确保无遗漏。归还后,双方需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人力资源部门需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开具离职证明。离职证明需注明离职时间、离职原因等信息,并加盖公司公章。同时,需办理社保、公积金转移或封存手续,确保员工权益不受影响。
财务部门需结算员工工资、经济补偿等款项。工资结算至离职当日,经济补偿按法律规定计算。结算完成后,双方需在工资条、补偿协议上签字确认。
若员工档案在公司,需办理档案转移手续,转移至人才交流中心或新单位。社保关系需转移至新单位或个人账户,确保社保缴纳连续性。人力资源部门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手续。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