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受托人从一开始就怀有非法占有钱财的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诱使委托人交付财物,即便声称会努力办事,实际上却毫无作为或根本不打算履行承诺,这种行为极有可能构成诈骗罪。
但如果受托人确实为所托之事付出了努力,只是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事情最终未能办成,且没有虚构关键事实或隐瞒真相,主观上也不存在非法占有的故意,通常这属于民事纠纷范畴 。
另外,若所托之事本身违法违规,如托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某些利益,这种委托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即便受托人不退钱,也不能简单认定为诈骗,不过双方都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
若对方存在诈骗嫌疑,应及时采取报警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此时,要收集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对方承诺办事的证据(如录音、书面协议等),向公安机关报案。一旦达到立案标准,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追究其刑事责任,帮助追回钱款。
若属于民事纠纷,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双方存在委托合同,约定办事内容和退款条件,对方拿钱后不办事且拒绝退款,就构成违约。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