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认定肇事逃逸需综合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及行为人主观意图,如明知发生事故却逃离、接受调查时逃匿等。
轻微事故的赔偿则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先由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按责任比例由商业三者险赔偿,仍有不足则由侵权人承担。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具体数额根据实际损失和责任划分确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的规定,逃逸扣6分和12分的区别主要在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若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且未构成犯罪,将一次扣6分;若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同样未构成犯罪,则一次扣12分。
无论是扣6分还是12分,肇事者都需要承担事故全责,并接受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可能面临15日以下的拘留。
若情节严重,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第八条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二)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三)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四)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100%以上的;
(五)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六)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七)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
肇事逃逸的认定、轻微事故的赔偿以及逃逸扣分的标准,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重要环节。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遵守交通法规,积极履行赔偿义务,以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