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铅笔道公号发布一篇文章,称宅代洗团队在4月底成立初期为获得订单,剪断某大学宿舍洗衣机电源线。此文一出随即被大量转发,众多网友指责该公司“做事没有底线”且涉嫌违法。昨日,宅代洗CEO和铅笔道均发声明表示,不存在剪断电线一事,文章是商业炒作。警方表示,剪断电源线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律师建议工商部门介入调查。
洗衣公司CEO得意自曝“发家黑幕”遭骂
8月30日,微信公号“铅笔道”发布一篇关于“宅代洗”O2O洗衣平台CEO郭超宇创业之路的文章,其中一段提到,“宅代洗”在4月18日上线后,四天只接到一个订单。某个周四,郭超宇决定和他的团队在一所男生偏多的高校,剪断宿舍楼所有自助洗衣机电源线。
“四天在宿舍楼没法洗衣,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学生用一次‘宅代洗’。”郭超宇说道。
在介绍宅代洗校园推广之路的时候,郭超宇称,这次“强制试用”让平台订单量持续增加,影响力也辐射至周边5所高校,一天收到最高订单数1100份,首月盈利60万。
30日晚上七点左右,中警安徽官微称,其剪断电源线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此后,众多微博网友参与讨论、谴责宅代洗为增加订单量,私自剪断学校宿舍洗衣机电线的行为,网络上指责与质疑声起伏不断。
回应称“是一句玩笑话”
昨日凌晨4点,宅代洗CEO郭超宇通过“宅代洗”官微发声,称宅代洗团队未做过剪断洗衣房电线,本次事件纯属商业炒作行为。铅笔道是基于采访过程中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同时,宅代洗团队将配合相关公安部门调查,并向公众表示歉意。
昨日上午11点,铅笔道微信公号也发布一则错为商业炒作背书的声明。在文章中,铅笔道展示了其创始人王方与郭超宇的对话,郭超宇说剪电源线只是一句玩笑话,并认为这是个人炒作,与铅笔道无关。
铅笔道随后附上采访摘录,在下方表态称不赞成这种做法,受访者应对提供的信息负责。铅笔道也要对公号自身的内容生产模式作检讨。
昨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办公室叶春林主任告诉记者,他未得知此事。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他认为,如果不是校方或者洗衣机厂方投诉或举报宅代洗公司,警方不便因网络上传播的信息直接采取措施调查,“现在网上商业炒作的事情太多了,要看事情的具体性质,我们也不可能都去管。”
呼和浩特市宅代洗总部旁某所学校物业部门表示,学生宿舍的自助洗衣机都是由厂商提供的,维修事宜也要找到厂方核实,他们还不知道网上传播的“宅代洗剪断洗衣机电源线”一事。
昨日晚间,铅笔道创始人王方告诉记者,事实都在声明里,希望低调处理,自己不便回应更多。
追问1
如剪断电线属实,如何处罚?
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律师分析,如果损毁学校的电力电信设施,使得学校各处的洗衣机无法工作,则属于损毁公共电力设施的行为,应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如果损毁的是每部具体洗衣机上面的线路,导致用户认为洗衣机损坏,无法正常工作,则属于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张新年律师建议,公安机关可将“铅笔道”公号的相关陈述视为违法线索予以调查,如果经查属实,则必须依法处罚。
追问2
如公司炒作,文章内容违法吗?
张新年律师认为,现在微信平台虚假信息泛滥,这起事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如果确认为商业炒作,因其含有虚假内容,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介入调查、查处。
记者从相关案例中发现,广西锋之味食品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过“甘十八柠檬鸭起源于清末民初广西邕州武鸣地界甘姓人家,历经百年传承发扬……”的广告。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工商局调查,当事人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该广告内容违反了《广告法》中“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了消费者”,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
对此,南宁市工商局责令其立即停止发布该广告,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此案即为南宁市查处的首件微信公众号违法广告案。
追问3
发布不实信息如何处罚?
刘昌松律师分析,此举确有借新闻报道发布不实广告来扩大自己影响之嫌,但还不能明确认定。
刘昌松律师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成立散布谣言,谎报破坏他人财物之警情的治安违法,且被人报案到公安机关,已造成扰乱公共秩序的实际后果,故可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也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对话
涉事CEO: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记者:有没有去大学宿舍里剪断自动洗衣机的电线?
郭超宇:昨天夜里看到网上的评论,大家都说这是商业炒作,我想着先承认错误,平息公众的情绪,就按照大家的说法写了。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