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刑事法律常识
刑事法律常识
公司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民事法律常识
经济法律常识
非诉讼法律常识
涉外法律常识

交通肇事罪逃逸缓刑

更新时间2018-02-23 更新5篇文章 被阅读0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主观方面具有逃避法律追究责任的心态不具有悔罪的心理;客观方面不愿意承认这场事故,不愿意承担刑事责任或者不愿意赔偿被害方离开现场等行为。归案后实施了悔罪的行为,但是罪过比肇事后没逃逸的人更大,那么肇事后逃逸是否适用缓刑,大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关于交通肇事罪逃逸缓刑等相关法律内容。供您参考。

    涉嫌醉驾的时候请律师有用吗?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醉驾行为可能会成立危险驾驶罪,从而对嫌疑人判处拘役和罚金。不过这是没有造成交通事故出现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请律师并不会有出现较好的效果。但如果因为醉驾使得交通事故出现了,可能还会构成其他的罪行,而被判处其他的刑罚,这时候请律师就很有用了。因此,涉嫌醉驾的时候请律师有没有用,具体要看案件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醉驾】: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 ...... 【 浏览全文 】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那么交通肇事逃逸能否判处缓刑?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缓刑是对判处三年以下、拘役的犯罪分子,犯罪后具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而不予以关押的刑罚适用方法。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犯罪,一般罪过小,可以考虑尽量多的适用缓刑。但对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缓刑应当考虑几个方面。(一)、首先,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二)、肇事的被告 ...... 【 浏览全文 】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那么交通肇事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能否适用缓刑?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一、 交通肇事适用缓刑的条件(一)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出于过失肇事过失由小到大分为这样几类:1、因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不佳导致驾驶员尽谨慎注意义务、具备较好的驾驶技术仍可能发生事故,这种情况驾驶员主观过失小、罪过小;2、因其他车辆违规行驶、行人违 ...... 【 浏览全文 】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那么交通肇事罪缓刑适用有哪几种情形?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一、交通肇事罪的含义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二、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 ...... 【 浏览全文 】

      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那么交通肇事罪中哪些情形不适用缓刑?交通肇事责任如何划定?下面就由大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交通肇事罪中哪些情形不适用缓刑?(一)《意见》规定6种情形一律不适用缓刑:1、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2、有出于追逐取乐、竞技、寻求刺激等动机,在道路上超速行驶50%以上的;3、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后逃逸的;4、斑马线上致行人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5、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 【 浏览全文 】

6

交通肇事罪逃相关法律讲堂推荐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地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59-1号803室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4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闽ICP备08005907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