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消费者的法律尊严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17-08-25 浏览:0
导读: 朱女士陪同母亲上街购物,来到某超市,在超市里,母女二人觉得没什么想买的东西,就决定到其他商店去转转。正当母女二人通过超市的出口处时,检测仪的警铃响了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堵住了出口。 朱女士认为

朱女士陪同母亲上街购物,来到某超市,在超市里,母女二人觉得没什么想买的东西,就决定到其他商店去转转。正当母女二人通过超市的出口处时,检测仪的警铃响了起来,超市的工作人员闻讯赶到,堵住了出口。

朱女士认为是超市的检测仪出了问题。这时,超市工作人员要求朱女士重新通过检测仪,警铃再次大响。朱女士搞不懂是怎么回事;自己确实没有拿超市里的任何东西,怎么别人通过检测仪安然无恙,自己通过时就会铃声大作呢

这时,超市的工作人员要求对朱女士搜身,朱女坚决反对,但不管她怎样解释,工作人员表示不搜身就不准离开超市。万般无奈之下,朱女士只好将外衣和提包交给工作人员检查。但这远远未能过关,被逼之下,她最后不得不脱去衣裤,近乎裸体接受搜身。

不论超市工作人员如何检查,都没在她身上发现任何属于超市的东西。最后,工作人员经过仔细查找,终于发现引起警铃作响的原因,朱女士的鞋底粘上了一块超市物品的价码标签。

在朱女士受辱的整个过程当中,有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对朱女士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而超市人员没有作任何疏导和解释,令朱女士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事后,朱女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该超市的民事责任,进行精神赔偿,还自己一个公道。

经法院审理后裁定,该超市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判决超市向朱女士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6000元人民币。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