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手机站 |
律师黄页 | 会员中心 | 微办案APP

民事法律

经济法律

刑事行政法律

涉外法律

公司专项法律

其他非讼法律

走私犯罪是否涉及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来源:大律师网 法律知识 时间:2024-03-14 浏览:0
导读:走私犯罪不仅涉及刑事责任,还可能涉及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以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情况,法律也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走私犯罪是否涉及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走私犯罪首先触犯的是刑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等刑罚。走私行为往往同时违反了海关监管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除了刑事责任外,也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例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另外,如果走私行为导致国家税收损失或对第三方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根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受害者有权要求走私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经济损失、恢复原状等。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至一百五十三条关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二条关于走私行为应受行政处罚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关于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以及第十五条关于承担侵权责任方式的规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走私特殊物品罪法律责任有何不同?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与走私特殊物品罪,两者虽然同属走私类犯罪,但在犯罪对象、法定刑罚以及社会危害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犯罪对象不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对进出境有管制或应当缴纳关税的普通货物、物品,如日常商品、生产设备等。而走私特殊物品罪的犯罪对象则包括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及其他贵重金属、珍稀动植物及其制品、毒品、淫秽物品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进出口的特殊物品。

2. 法定刑罚不同:根据《刑法》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刑罚主要依据偷逃应缴税额大小进行判定,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走私特殊物品罪,无论数量多少,只要实施了该行为就构成犯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视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走私犯罪中的从犯、主犯法律责任有何区别?

在走私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法律责任存在显著区别。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组织、策划、指挥犯罪的人以及积极实施犯罪行为,在犯罪结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其刑事责任通常较重,不仅需要对其自身所直接参与的犯罪行为负责,如果其组织、指挥的犯罪行为全部既遂,还需要对整个犯罪集团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而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比如提供帮助、协助、配合等。从犯的刑事责任相对较轻,法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作用相较于主犯较小,对于犯罪的发起、策划和执行的主导程度较低。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处理走私犯罪案件时,司法机关会根据每个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中的具体地位、作用以及犯罪情节等因素,区分主犯与从犯,并依法给予不同的法律责任。

走私犯罪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还会因其违反行政法规而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并且在给国家或第三人造成损害时,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制度中“违法必究、全面追责”的基本原则,旨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公众号 手机站
公众号 - 大律师网(Maxlaw.cn) 手机站 - 大律师网(Maxlaw.cn)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商务合作
律师打官司、法律咨询就上大律师网,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

400-668-6166

Copyright © 2008-2025 大律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