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讯 >> 头条新闻 >> 新闻详情

判决书是一直生效吗?判决书生效后还能上诉吗?

来源:头条新闻 大律师网 时间:2022-07-08 浏览:
导读:只有经过法院的判决后才会对犯罪人员处以刑罚,并且法院也会将这一结果写成判决书。不同类型的案件所对应的判决书也会有所不同的。除了一些特殊的判决书外,其余的都可以随时进行查阅。这其中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容,如果有想要了解的,下面就可以跟随大律师网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判决书是一直生效吗?

  法院的判决书在发生法律效力后被撤销之前一直是有效的。

  我国刑事、民事审判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

  刑事案件一审判决、裁定作出后,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地方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民事案件的一审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不服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刑事或民事的二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送达后即生效。

  法律还规定有审判监督程序,就是对生效判决启动再审的程序。再审案件按照原审程序进行。但是原判决未被撤销前,一直是生效的。

  民事案件需要申请执行的,应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两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判决书是一直生效吗?判决书生效后还能上诉吗?

判决书生效后还能上诉吗?

  判决书生效后不能上诉。如果生效的判决书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

  我国刑事、民事审判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

  刑事审判中,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民事审判中,一审判决书作出后,当事人不服的,有权在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一审裁定的,有权在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抗诉期内没有上诉或抗诉的,判决书就产生法律效力。

  如果过了上诉期没有提起上诉,又认为判决书有错误的,可依照审判监督进行。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再审期间,都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判决书下来多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自双方收到法院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满后,即可向法律申请强制执行。

  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一审判决后上诉的,从收到一审判决开始最快要三个月左右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强制执行的期间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关于判决书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大律师网,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或错误请向大律师网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平台在线10W+律师,平均回复时间3分钟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