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如何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的“情节严重”一般包括但不限于: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造成他人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情况。“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涉及更严重的后果,如导致公共利益严重受损等。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详细规定了“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具体情形。
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应由哪个机关立案侦查?
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案件通常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种犯罪行为是对司法权威的直接挑战,影响了司法判决和裁定的有效执行,属于刑法规定的妨碍司法公正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当有人涉嫌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或裁定时,公安机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侦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进行侦查,然后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不仅会受到民事责任的追究,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制裁。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司法权威的维护和对公正执行法律的坚定立场。任何公民都应当尊重并执行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温馨提示:大律师网是您获取法律知识的绝佳平台!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