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立案标准适用统一规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达到此标准公安机关一般会予以立案追诉。
不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法、最高检备案。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即构成“数额较大”,应当立案侦查。但具体数额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由各地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制定。
若诈骗行为涉及电信网络诈骗,根据相关规定,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即应立案追诉。
此外,不同诈骗形式的立案标准存在差异。像信用卡诈骗,使用伪造、作废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或者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均应立案追诉。
在诈骗罪中,即便没有实际损失,也可能构成犯罪。
若诈骗行为已实施,即便未造成物质性损失,但存在欺骗行为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决定,仍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
不过,在量刑时,未造成实际损失可能会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具体的处理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司法机关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作出决定。
总之,不能因为未造成实际损失而忽视诈骗罪的成立和法律责任。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