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隐瞒车辆真实情况
经营者故意隐瞒二手车的重大事故历史、严重故障或重要维修记录,将事故车或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车辆作为正常二手车销售。
虚报车辆行驶里程,通过调整里程表等手段使车辆显得更新,误导消费者。
2、虚假宣传
夸大车辆性能、配置或品质,诱导消费者购买。
宣传车辆具有某些不存在的功能或特点,如虚假宣传车辆为“原版原漆”等。
3、价格欺诈
虚高标价后再以大幅折扣进行促销,实际价格并未真正降低。
在交易过程中巧立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
4、合同欺诈
在二手车交易合同中设置陷阱,如模糊车辆状况、故意遗漏重要条款等。
利用合同条款减轻或免除经营者的责任,加重消费者的义务。
1、与卖方协商
尝试与卖方直接沟通,要求其解决问题,如退款、赔偿或对车辆进行合理的处理。
在协商过程中,要保持理性,并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2、向相关部门投诉
消费者协会: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消费者协会会根据情况进行调解。
二手车交易市场管理方:如果是在特定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购买的,市场管理方可能会介入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果商家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如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工商部门有权对商家进行查处。
3、法律途径
如果协商和投诉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损失。
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卖方的行为构成诈骗犯罪,公安机关会依法处理。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